【海外资讯站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海外资讯站 > 移民资讯

给人才移民、技术移民者的真实建议

发布日期:2025-03-20 发布人: 原创 浏览次数:118

关于荻邦出国:位于湖南长沙/香港,是一家具有24年品牌底蕴的移民中介公司。我们客观务实,为您提供专业的投资移民、全球资产配置服务,咨询请联系:荻邦小秘书13874978816


大家好,这里是荻邦出国。今天的话题是人才/技术移民。


投资移民者,经常是有身份、不移居。大部分情形下,他们还是生活在国内,海外身份主要实现工具用途。


但是人才移民、技术移民则不同,他们的身份与工作高度绑定,需要到海外工作、生活。只有少数的杰出人才类别,身份与工作无关。


荻邦为人才/移民移民者,总结了一些建议,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。


图片

1. 语言是根基,别心存侥幸

英语国家:雅思G类至少6.5(单项不低于6);

德语/法语等:B1是生存线,B2才有职场竞争力;

在香港:胜任工作也要练好粤语、英语。

提前半年,每天强制听说训练,以便登陆后快速适应。


图片

2. 警惕移民信息差,移民签证类型要弄清

技术移民≠直接拿永居,在很多地区都是工签转永居。

一般时间周期不短,要做好心理预期。

某些国家永居有移民监(如5年住满2年,每年登陆多少天),提前做好信息整理、归纳,掌握进度。


图片

3. 工作选择,海外和国内有反差

在中国大陆,往往蓝领工作累,工资不高,但发达国家电工/护工/汽修等,时薪可能比程序员高。

而国内管理岗,可能是国外的基层岗,国内习惯了高管职位,反而更加要适应变化。

多关注,所在国的优先/紧缺职业列表,以便更快找到工作。

此外,很多工作需要重新当地执照,如教师、律师、医生等。


图片

4. 提前做薪资穿透测试,掌握生活成本

重点关注收入,房价、税收,隐形成本。

生活成本,可在Numbeo这个软件查到,在登陆之前,掌握该国各个地区的基本花销。如:孩子学费、三餐,水电费用等等……

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的准备,保障安稳过渡。


图片

5. 家人是最大变量,多帮助家人适应

主申请是做决定的人,往往做好了足够准备。

但记得要多多关注配偶、家人、长辈的心态。

配偶的语言、工作;孩子的语言、学习,老人保险等,都要及时予以关注,帮助他们适应。

同时,要关注他们移民之后的心理状态变化。


图片

6. 准备抵达后三个月生存包,建立本地信用

准备好国内驾照+翻译件(租车过渡用)。

备好医药包,如降压药/常用药(很多国家处方药难开)。

提前准备好国内汇款账户,登陆后早开立本地银行账户。

海外不少国家,信用建设很重要。根据当地的要求,早点建立好自己的信用体系。


图片

7. 尊重当地生活方式,融入时注重细节

华人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有很大区别。

比如办事要预约、小费文化、着装、社交礼仪、饮食等等。而国内习惯的人情世故,酒桌文化,也不适用于当地。

学会用Whats App代替微信,记住邻居名字、倒垃圾日等等……注重生活中的各个细节,慢慢融入当地生活。


图片

8、学会抓大放小,关注自己核心需求

生活、工作在海外,与国内有区别,要理清自己最想要的。

海外时效没有中国高,食物/娱乐活动没有国内丰富……

可能常有不如意的时候,实际生活中,很难做到“既要又要”。

抓住对自己最关键的点,不要想象一切完美。


图片

9. 备好Plan B,做好心理建设

留足回国应急资金,保持国内社保最低缴纳……

根据自身职业,考取全球通用证书(如AWS/PMP)。

前6个月,新移民会经历U型适应曲线。每周固定和国内亲友视频,接受初期社会地位降级,度过这个时期,后期发展会越来越顺利。


移民是场马拉松,熬过前期,春天会来。保持清醒:没有完美的选择,只有最适合的选择。


现阶段,比较热门的人才/技术移民:①中国香港高才、优才;②美国EB-1A/EB-2/Eb-3;③新西兰绿名单,六分制;④加拿大雇主担保;⑤澳洲雇主担保……当然也有非英语区的欧洲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等。如果您有疑惑,欢迎向荻邦出国咨询:13874978816(微信同号)。

更多

推荐项目

13874978816